阴山如黛,勾勒北疆千年文脉;车轮为墨,晕染全域旅游新篇。在巴彦淖尔,一条串联“山水林田湖草沙”的1600公里自驾廊道——“渡·阴山”,正以生态与人文的双重力量,成为撬动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支点。这条贯通7个旗县区、串联百余处文物遗址的线路,不仅让“大漠孤烟直”的边塞诗句照进现实,更通过“文化解码+产业破圈”的创新实践,创造着从地理坐标到文化IP的价值跃迁,为边疆地区文旅高质量发展提供了“巴彦淖尔样本”。
生态筑基竖立北疆文旅新坐标
阴山,这条横亘北疆的天然屏障,曾览尽边关烽烟的呼啸,亦聆听昭君出塞的悠悠驼铃。如今,它以“渡·阴山”自驾品牌为新的注脚,续写着属于这片土地的新故事。
“渡·阴山”自驾之旅,被一些越野爱好者看作是“此生必行”。其中10公里移车换景的越野体验中,峻岭、峡谷、草原、沙漠等地形地貌不断切换。
从最东端的188体育app出发,驱车120公里抵达小佘太秦汉长城,光禄塞遗址的每一粒砂石仿佛都在诉说边塞往事,游客在触摸厚重的城砖时,不由产生感知2000年历史脉络的期待。
午后,驱车到达乌梁素海,即可邂逅河套大地的生态柔情。这里是水天一色的湿地,是河套人民牢记嘱托、用心呵护的“塞外明珠”。作为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,乌梁素海正展现生态修复的显著成效:湖心断面水质达到Ⅳ类,栖息的野生鸟类数量达20余万只,过境鸟类数量达60余万只,成为全国各地摄鸟爱好者的自驾胜地。北京游客陈女士通过望远镜观察到疣鼻天鹅的优雅身姿后感慨:“这样的生态盛景,值得千里奔赴。”
带着“海风”的气息,驱车去往古郡五原。沿途农舍炊烟起、田间瓜果熟,130万亩向日葵光彩夺目,一幅优美恬静的河套田园景象铺展开来。
进入乌拉特中旗,放眼望去,密密层层的柔嫩牧草铺向远方。牧羊人或策马奔腾,或悠然自得挥鞭逐赶羊群牛群的场景不时出现。
探秘之旅怎能少得了惊险与刺激?进入乌拉特后旗地界,驱车穿越哈日嘎那沟,两侧山峰奇雄险峻,河道迂回盘曲、沟壑密布。穿越大沙坝——英雄坡,在沙丘间飞驰,考验的是技术与胆量,感受到的是心跳加速。还有茫茫戈壁滩里的红峡谷,宛若赤色丝带蜿蜒伸展,峡谷两侧的奇石怪峰“色如渥丹,灿若明霞”。驱车穿越,既有山路十八弯的乐趣,又有爬坡过坎起起伏伏的快感。
“为一条‘路’ 奔赴一座城”的故事,每天都在巴彦淖尔上演。“渡·阴山”以“山水林田湖草沙”的全景画卷,吸引着八方来客。
数据显示热度:今年“五一”期间,“渡·阴山”自驾活动吸引全国各地3万余辆车、7万余人参与,同比增长445.45%、366.67%;“渡·阴山”品牌全网曝光量突破3亿次,成为全国自驾游市场现象级IP。重庆市、江苏省、福建省等客源地游客数量首次进入游客总量前十位,珠三角、长三角等新兴客源市场持续扩大,外省游客占比达45%,较2023年增加9倍。这些数字,反映了巴彦淖尔从“过境通道”向“旅游目的地”的转变。
文旅链动
这一路,可以途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鸡鹿塞,领略“千里画廊”阴山岩画,品读“无字天书”、“对话”游牧先民;可以在巴音满都呼恐龙化石保护区,揭开亿万年前巴彦淖尔“原住民”的神秘面纱,在一亿年前岩浆大量喷涌造就的玛瑙湖中寻宝,在月亮城堡静享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馈赠……总之,对话历史,探古寻幽,这条路线会带来让人意想不到的惊喜。
为打响“渡·阴山”自驾品牌,我市高位推动,将其纳入北疆文化品牌战略,构建三级推进体系。实施“文化解码”工程,建设“阴山文明基因库”,提炼“自然的山、人文的山、精神的山”三重内涵,让“渡·阴山”之旅的每一处转弯都能遇见历史、每一次驻足都是与自然的交流,继而实现由地理坐标向文化符号的蜕变。
如何承接“渡·阴山”的“流量辐射”,更好地“留客”,实现文旅发展“增量”?我市通过构建“区域联动、行业联合、企业联手、媒体联姻”机制,全方位拓展对外合作交流渠道,实现品牌“破圈”传播。
积极培育经营主体,丰富产品供给。孵化本土接待企业数十家,培训专业领队百名,以自驾游为主体,联动推出高端定制、团建研学、大众露营等产品。签约全国渠道商百余家,推动“一日游”向“五日游”升级,使人均消费提升300%。
持续强化产业支撑,构建“政府主导+企业主力+民众参与”机制。各旗县区借助“渡·阴山”品牌影响力,创新文旅活动和场景营销,推出“渡·阴山”看草原、去村里、到沙漠、去露营、尝美食、追赛事等品牌,形成“一地一特色”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。策划“渡·阴山”汽车越野拉力赛、千峰红驼“渡·阴山”等百余项活动,打造“传统游牧+潮流机车+大众自驾”矩阵,针对不同客群精准发力,满足多样化旅游需求,让游客“跟着赛事去旅行”。
延伸开发产业项目,带动消费增量。深挖河套文化,构建“白天体验、夜间消费、全域业态”消费生态;陆续举办“我在河套有麦田”、丝路集赛等20余场活动,带动特色美食、旅拍增收超亿元。此外,研发“渡·阴山”防寒服、遮阳帽、登山杖、保温杯等系列产品,实现活动流量向消费增量转化。
持续优化配套设施,健全自驾游保障体系。沿线布局7个主题营地、15个露营地、14个民宿、2个驿站等,提升改造宝日汗图营地,新建英雄坡营地、自驾车营地服务中心,为广大自驾游爱好者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更加贴心的服务。
继2024年入选全国十大自驾旅游线路,今年,“渡·阴山”又亮相世界品牌莫干山大会。它正以唯一的历史文化地标、专一的深度体验设计以及领先的行业地位,成为我市吸引各地游客的“金字招牌”,带来“从专业玩家向大众市场、从过境通道向旅游目的地、从单一产品向产业生态”3个转变。
拍摄“渡·阴山”微短剧,推出“渡·阴山”系列歌曲,研发“渡·阴山”系列文创产品……我市还通过一系列以文塑旅创新举措,深化“渡·阴山”品牌与北疆文化的融合,不仅提升了品牌影响力,更让“阴山”转化为可体验的文化符号,以艺术形式重构历史记忆,点亮北疆文化传承创新之路。
如今,“渡·阴山”已不仅仅是一条旅游线路,更成为解码北疆文化的密钥。巴彦淖尔正以地理空间为画布,用文旅融合的妙笔,在祖国北疆描绘既承载千年文明又焕发时代活力的发展新图景。
2025-08-14